“农业强则国家强,农业兴则国家兴”。农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及人们生活的稳定。改革开放以来,农业的改革发展对整个国家改革开放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。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,“三农”问题被提到了国民经济议事日程。“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”,如何使农业跟上国家发展步伐,实现农业现代化,提高农民收入,巩固脱贫成果,乡村振兴,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。
河北郑庄农牧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公司)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西两洼乡郑家庄村,是一家集优质农作物育种及种植,农产品加工,优良种猪选育、养殖、屠宰加工及销售的现代化农牧产业集团。公司下设“安平县老家农场”、“安平县老家食品有限公司”、“安平县惠祥生活广场(超市)”等子公司。公司经过艰苦努力、踔厉奋发,勇于创新,为改变农村土地经营模式,实现农业产业化,促进乡村振兴,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。公司以安全、卫生、优质、绿色为宗旨,实施“猪养地、地养猪”生态良性循环新模式。打造“老家乡”农、牧产品品牌,实现“一企带多村”,“种养结合”“从地头到餐桌”,“从地头到龙头”的跨越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变,助力乡村振兴,走出了一条农作物种植、农产品加工、生猪养殖、生猪屠宰加工、冷链配送、商超服务一体的现代化农牧产业融合之路。

一、打造农业产业经营新模式
公司首先于 2013 年开始先行先试,成立了“安平县老家农场”,从本村流转土地 3000 多亩取得了经验。然后规划联结周边 7 个村、流转土地
10081 亩,惠及农民 7788 人。建设了优质小麦生产基地,优质面食加工厂和年生产优良种猪 3.5 万头,优质商品肉猪 17
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,并配套建设年屠宰 30
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厂,大型商超,冷链配送车,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建立和有效运行,实现了产业化、集约化、规模化、标准化。达到了“种、养、加、销”有机融合。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,增加农场收入,必须走粮食深加工和改变经营模式,提高科技含量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。公司通过深入市场调查和分析论证,决定两条腿走路:“基础生产搞种、养结合”;“生产的产品搞深加工”。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打造了“猪养地,地养猪”的生态循环生产新模式,猪场排泄的粪、尿污水经过发酵无害化处理直接还田用于庄稼的肥料(养猪生产中不用添加剂和化学消毒剂),减少化肥使用量还可降低种地成本,生产的玉米和小麦加工面粉后的麸皮又是猪的好饲料原料,实现了种-养的良性循环。面粉加工成熟食馒头、面条、包子等食品;生猪实现自养自宰,猪肉经过深加工,通过冷链配送,商超零售,保证安全优质,提高了附加值,降低综合经营成本,增加了收入,提高了农场的经济效益、生存能力和竞争力。经过
3
年的努力完成“三个一万”即:“流转一万亩地;养一万头生产母猪(可年出栏生猪二十万头);保证一万名农民的收入”,“种、养、加、销”融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新模式。

二、科技创新,实现高产、优质、高效
(一)生猪养殖技术创新
1、猪舍建筑结构的创新
所建猪场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模式,整体布局为全封闭、区块化、双层立体式建筑结构布局。全封闭的现代新型猪舍,设施和设备实现了数字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,猪舍顶棚设有玻璃透光板,解决了猪只光照的问题;母猪采取小群圈养,使母猪适当运动提高健康水平和繁殖力提高母猪的使用年限,具有世界先进水平。

2、饲料营养及给水的创新
“节粮型营养配方”,不用商品型全价饲料,饲料原料采用“三尾一精”(三尾即:“尾蔬、尾果、尾粮”一精为玉米)利用农副产品下脚料(麸皮、米糠、花生秧、红薯秧等)及品相不好的水果、蔬菜(苹果、梨、土豆、胡萝卜、大白菜等),降低粮食的比重(玉米添加量减少
15%;豆粕0添加),经过高温熟化,即容易消化吸收又能杀灭多种病源微生物,不添加任何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,具有“全价、节粮、卫生、适口、易消化”的特点;采用熟化全液态、全封闭管道输送给料系统,微机数字智能化精准饲喂。采用饲料熟化降温产生余热循环利用装置,使猪喝上25℃温热水。年约可节约玉米
3900 吨;年替代豆粕约 5000 多吨。


3、通风换气与温度调节的创新
采用正、负压、冷热、通风换气三位一体的空气自动调节系统(空调),保证猪舍内一年四季温、湿度适中、空气新鲜,猪舍内温度常年保持在 18-23℃,相对湿度
55-65%,氨气达到在5mg/立方米,解决了现代养猪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的难题,填补了国内空白。

4、环境控制系统创新
猪舍地面为水泥漏粪地板,下面设有自动刮粪系统;同时设有全封闭地沟风道,风道装有除臭设备,终端装有负压地沟风机,可以滤过
95%的有害气体排放;粪尿通过虹吸自动流入场外集中储粪池,固液分离,固体采取温室发酵(无害化处理),作为底肥直接还田,液体经厌氧发酵后直接喷灌施肥;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和抗生素,不使用任何化学消毒剂,采用高温高压热水消毒。通过以上综合环境控制技术的创新。达到了猪舍内、外没有臭味,对场内、外周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。

5、废物利用的创新
在养猪生产过程中水和饲料的用量最大,所产生的粪尿也是最大的污染源,必须进行无害化治理,为了有效解决污染问题,变污染物为资源利用。公司在粪尿及污水排放、收集、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采取全封闭措施,对空气和土地没有任何污染。所排废水粪尿
100%返还农田用作肥料利用。
猪场产生的粪尿及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后,固体运入封闭温室发酵无害化处理后,直接用作底肥;液体通过管道排入集液池,集液池为双层薄膜结构,底层防渗,上层防挥发,中间储存污水。达到了防止因渗漏污染土地和因挥发污染空气,还能加速污水厌氧发酵的目的。液体经过厌氧发酵后使大部分微生物和有害物质被降解,达到无害化要求后,通过管道进入农田灌溉管网进行施肥。

(二)、绿色种植及食品加工
1、为了确保粮食高产、优质、高效,采用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技术,达到了种子优良化、肥料生态化,作业机械化(现有大型农业机械 35
台套),生产标准化。实施了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自动生产管理系统。通过“猪养地、地养猪”的种养生态循环模式的试验,化肥的使用量已经减少 50%(目标减少
70%)。通过生物植保,所有农产品减量农药,没有农药残留。达到了高产、优质、绿色高效。
2、食品加工安全、卫生、高质,配置有一条日产能力 100 吨全自动面粉生产线,小麦通过无菌管道直接输送至加工车间,年可生产优质卫生面粉 3
万吨。馒头、面条、包子等面食品加工采用全自动生产线,生产全程无人接触;不添加任何防腐剂、增白剂;车间采用十万级新风系统和紫外线灭菌进行无菌包装,达到了绿色、安全、卫生的质量要求。

由于经营理念、设施设备、生产工艺、管理技术的创新,养猪生产达到了“饲料内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和抗生素;猪身上没有粪;猪舍内、外没有臭味;猪粪内没有重金属残留”。所饲养的猪只享受到了“天然食材、果蔬套餐、全熟喂养、氧吧生活”的优越生活环境;所产出的猪肉没有任何抗生素等药物残留“安全优质、肉鲜味美、香嫩可口、营养丰富”。
粮食生产达到了优良品种、节水灌溉、精量播种、合理密植和生态施肥;食品加工实现了无害化和自动化。整个种、养生产环节制定有生产标准指南,实施标准化生产;配有物联网操作系统,实现智能化管理。实现了安全卫生、绿色优质、高产高效、生态可持续发展,创建了“老家食品”和“老家乡水果猪肉”农产品品牌。

三、践行乡村振兴,促进共同富裕
为了有效解决周边近 8000 人失地农民的收入问题,按每亩每年1000
斤小麦的当年市场价格付给农户土地流转费。由于种粮食附加值低,农场每年都亏本。通过实施“科技农业,品牌农业,绿色农业,质量农业”,打造“猪养地、地养猪”“和一企带多村”的农业产业新模式—“正庄”模式。创新经营管理理念,创新农牧产品生产加工技术,采取种养结合、降低生产成本,保证了农场的生存能力。创造性的开发了“一企带多村”的联结机制,每年付给农民土地流转费
1500多万元,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农场,可以出去打工,也可以到农场来上班,使农民规避了风险,既挣了土地流转费又挣了工资,所有经营风险由农场承担,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公司所创建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乡村振兴、巩固扶贫成果和促进共同富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。

供稿单位:河北郑庄农牧科技有限公司
技术指导:闫恒普
|